一、血虚怎么调养
血虚,指脏腑、经脉由于血液亏虚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而呈现的病理状态。中医认为,血虚的成因有脾胃虚弱,各类急慢性失血导致血液耗损,肠道寄生虫引发血液耗损,以及思虑过度而造成阴血暗耗等。血虚体质者常见虚劳、心悸、失眠、头晕、头痛、月经不调等症状。
体质特点:1)形体消瘦,脸色苍白;2)指甲与唇色淡白,毛发稀疏色淡;3)精神不济,手足麻木;4)健忘,经常心悸或失眠,头昏眼花或头晕;5)脉搏细而无力;6)女性月经量少;7)较常发生于失血过多、长期营养不良、妇女产后或月经过后。
养生方法
血虚症多见于肝、心疾患。因此,补血养肝和补血养心应为血虚体质者的主要养生原则。另外,补血要注意健脾与益肾。气能生血,故补血应兼以益气,以达到补气生血的目的。
精神调养
血虚体质的人,时常精神不振、失眠、健忘、注意力不集中,故在精神调养方面需要振奋精神,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。当烦闷不安、情绪不佳时,可以找朋友谈谈心,听一听音乐,欣赏一下戏剧,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,争取主动排解忧愁,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。
环境调摄
[要谨防“久视伤血”]
中医认为“目得血而能视”,因此长时间看书、看报、看电视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觉功能,还会使本来就不充足的血更虚。所以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,应适当活动一下,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,以避免眼睛的疲劳。
[不可劳心过度]
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,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,若思虑过度,就会耗伤心血。因此老年人,尤其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。一旦感到大脑疲劳,就要调节一下,或欣赏鸟语花香或观赏风景,使人心情愉快起来,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
饮食调养
血虚体质者应注意摄取高铁、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,常用的补血类食物如下:胡萝卜、桂圆、葡萄、红枣、榛子、花生、黄豆、猪心、猪肝、牛肝、牛肉、羊肉、羊肝、羊胫骨和脊骨、鸡肝、牛筋等。高蛋白食物可选用:各种豆制品、鱼肚、鱼翅、带鱼、黄花鱼、鱿鱼、海参、虾、动物内脏、牛奶、兔肉、蛋类、南瓜子、西瓜子、花生、紫菜、蘑菇等。含维生素A 丰富的食物可选用:胡萝卜、河蚌、对虾、海蟹、奶油、全脂奶粉、带鱼、鸭蛋、麦乳精等。绿叶蔬菜、柑橘、桑葚、葡萄、荔枝、红枣、桂圆等水果和新鲜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,是血虚体质者宜选食品。
运动锻炼
血虚体质的人适合练太极拳、保健气功等。
药物养生
血虚者使用药物养生重点在于补血调血,常用的补血中药有熟地黄、当归、阿胶、何首乌、白芍、枸杞子、鸡血藤、柏子仁、甘草、五味子、黄芪、人参、党参、西洋参、鹿茸、紫河车。常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,如当归羊肉汤、阿胶糯米粥、四物鸡汤、十全排骨汤等,均有很好的养血效果。若气血两虚,则须气血双补,选八珍汤。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,亦可改汤为丸长久服用。
二、气血两亏怎么治
中医学认为,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,脏腑发生病变,可以影响气血的变化;而气血的病变,也必然影响到脏腑。有的女性因为久病,饮食失调,情滞不畅或失血过多,新血未生;或脾胃虚弱,生血不足,常常导致气血亏虚,气滞血淤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。女性尤其在经、孕、产、乳四个时期,耗血、失血过多,更易出现上述症状。面色发黄等皮肤问题,也是由于体内肝郁气滞,气血亏虚,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减慢,血液微循环不良的影响,使肌肤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和水分造成的。利用中药治疗气血亏虚的话需要具有补气养血的药材,如鹿茸,肉桂,高丽参,紫河车,附子,人参,苁蓉,补骨脂,菟丝子,熟地,当归,阿胶,枸杞,龟胶等,在煎煮时,可以和鸡,鸭,羊肉,鳗鱼,土虱一起炖煮。不过自己配中药多半不能掌握比例和药量,不安全!而且中药熬制也比较麻烦,见效很缓慢,在治疗气血亏虚方面不是一个最佳的方法。目前,在补气养血方面运用比较广泛的是芝元雪康组合。芝元雪康组合内含的β-胡萝卜素等成分在人体十二指肠上粘膜细胞中被直接吸收,吸收后直接参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,是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的吸收率最高的补血益气产品。
在用芝元雪康组合调理的同时还可以加以食补进行辅助调理,食补方法有以下几种:
食补方⑴ 韭汁红糖饮
材料:鲜韭菜300克,红糖100克。
作法:将鲜韭菜洗净,沥干水分,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。红糖放入铝锅内,加清水少许煮沸,至糖溶后兑入韭菜汁内,即可饮用。
食补方⑵ 乌梅红糖饮
材料:乌梅15克,红糖;30克。
作法:将乌梅、红糖一起入煲,加水l碗半,煎剩至大半碗,去渣温服。
三、血虚体质者的中药保健法有哪些?
血虚者多表现为面色苍白,主要是由于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引起的。对于血虚体质者养生保健,中医建议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补血的中药来调理,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、阿胶、何首乌。
血虚是指出现一些变化。若血虚不能充养机体,则出现面色无华,视物不明,四肢麻木,皮肤干燥等病理变化。血虚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所讲的贫血。血虚体质之人,临床常易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、口唇淡白、头晕眼花、舌质淡白、脉细无力、妇女月经量少、延期,甚至闭经等症状。
1.饮食保健
常用于补血的食物有黑米、芝麻、莲子、龙眼肉、荔枝、桑椹、蜂蜜、菠菜、金针菜、黑木耳、芦笋、番茄、牛奶、乌骨鸡、羊肉、猪蹄、猪血、驴肉、鹌鹑蛋、甲鱼、海参等。也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药膳调养。
例如当归生姜羊肉汤:
配方:当归20克,生姜20克,羊肉500克,植物油、精盐、黄酒、柑橘皮适量。
制作:羊肉切成块,洗净,滤干。再用食油、黄酒、生姜加工,焖烧5分钟后,盛入砂锅内,加水,再加入当归和其它作料,煮开,慢炖,直至羊肉酥烂。食时弃当归,吃肉喝汤。
功效:温中补血,调经止痛。对于血虚身寒,腹痛连胁,月经后期,食之甚效。火盛者不宜。
2.药物保健
有补血作用的中药很多,常用的补血中药可选用当归、阿胶、何首乌、枸杞子、白芍、熟地黄、紫河车等。
血虚体质者养生保健除了可以从饮食保健和药物保健入手,日常的生活规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,专家建议血虚体质的人平时可以适当参加运动锻炼。要做到劳逸结合,怡养情志,振奋精神。